2016年8月28日,前非盟主席让·平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信心满满地宣布,自己已经赢得了加蓬总统选举,击败了对手——同时也是自己小舅子的阿里·邦戈。甚至在发布会上,他骄傲地表示:“我是温州人!”那一刻,他几乎坚信总统宝座已是囊中之物。
然而,现实却出乎意料。没多久,他的胜利被推翻,很多职务也随之失去。这位有着浙江血统的政治家,是如何走进加蓬的权力中心,又为何在关键时刻遭遇挫折呢?
出身与家世
展开剩余84%让·平1942年11月24日出生在加蓬翁布埃镇。母亲是当地部族首领的女儿,父亲程志平则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。程志平少年时随父亲经商,后来独自前往法国,靠倒卖瓷器赚到第一桶金。听闻法国商人将瓷器卖到非洲利润丰厚,他便踏上前往加蓬的航程。
谁料二战爆发,海路被封锁,他无法回国,只得留在当地。凭借商业头脑和诚信经营,他很快在木材和渔业生意上闯出一片天地,并迎娶了当地女子,从此扎根非洲。
程志平给儿子取名“让·平”,这是在天主教神父的帮助下依照当地习俗起的。少年让·平聪明稳重,但对生意并无兴趣,他立志从政。父亲对此十分支持,于是他赴法国留学,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,积累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管理经验。
政治之路与邦戈家族
让·平的伯乐,是加蓬总统哈吉·奥马尔·邦戈。邦戈深知人才的重要性,早在让·平尚未研究生毕业时,就邀请他学成归国投身政治。此后,让·平一边在法国继续学习,一边进入加蓬驻法使馆工作,这段经历让他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异彩。
1984年,42岁的让·平回国,被任命为总统办公室主任,随后又担任能源、新闻、外交等要职。凭借流利的法语、英语,以及不错的中文水平,他高效能干,推动加蓬与多国的交流与合作。他的能力赢得邦戈总统的信任,不仅仕途平坦,还迎娶了邦戈的女儿,成为总统的女婿。
然而,这样的辉煌,却让邦戈的儿子阿里·邦戈(小邦戈)心怀不满。每逢家庭聚会,父亲都当着众人的面称赞让·平,却很少夸奖自己。这种比较让小邦戈心生嫉恨。
国际声望与矛盾激化
2008年,让·平当选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,这是加蓬的荣耀。归国时,万人空巷相迎,场面隆重堪比元首访问。民众视他为英雄,因为他为加蓬赢得了“和平绿洲”的美誉。
但这一切令小邦戈更加坐立不安。父亲去世后,他继任总统,却在治理上远不如其父。国家逐渐陷入裙带政治和内耗之中,让·平对此非常失望。出于责任感,他在2016年决定参选总统。
投票结果显示,他深得民心,遥遥领先。可最终宪法法院在小邦戈的操控下宣布投票无效,重新选举的结果自然对现任总统有利。面对这种局面,让·平选择隐忍。他明白,毕竟小邦戈是自己小舅子,也是老邦戈的儿子。
回归故土与友谊桥梁
政治失意后,让·平逐渐把重心转向家乡温州。他常常自豪地说:“我是温州人。”这是父亲生前的叮咛:无论身在何处,都不要忘本。
1987年,他随邦戈总统首次访华,特意抽时间回到父亲的故乡——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驿头村。那天,乡亲们热烈欢迎,九旬的姑姑见到阔别多年的侄子热泪盈眶。虽然语言不完全通畅,但浓浓的亲情让他倍感温暖。
晚年,他多次回乡探亲,与村民促膝长谈,完全卸下政治身份的压力,做最真实的自己。同时,他也积极推动中加关系。让蒂尔港与温州结为友好城市,当地还建起了中加友谊馆。他常鼓励浙江青年赴加蓬发展,推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。
结语
如今已年逾八旬的让·平,依旧精神矍铄。他的人生,有贵人相助的机缘,也有个人努力的坚持。他不仅是加蓬政坛的重要人物,也是中加友谊的桥梁。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:“我是温州人。”
在世界的另一端,还有无数像他父子一样的温州人,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异乡打拼,又不忘回馈祖国。他们的故事,值得尊敬和传颂。
发布于:天津市